密云小吃

当前位置: 天天小吃网 > 密云 > 密云甘栗

密云甘栗

时间:2019-10-02  2019-10-02  密云小吃  手机阅读

介绍:
 
  密云县科委加强对“密云甘栗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
  “密云甘栗”是目前北京市仅有的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一,也是密云县目前唯一一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  为加强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,提高“密云甘栗”品牌知名度,维护栗农利益,促进全县农民增收致富,知识产权局以密云县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的名义,向国家信产部分别递交了“密云甘栗.cn”、“密云甘栗.com”、“密云甘栗.net”中文域名注册申请,并于2008年1月25日获得注册,有效期为10年。
   板栗,俗称栗子,又名瑰栗、毛栗、风栗,是我国的特产,素有“干果之王”的美称,在国外被誉为“人参果”。板栗是我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,约已有2000-3000年的栽培历史,与李、杏、桃、枣并列为我国“五大名果”。  板栗可代粮,是一种价廉物美、富有营养的滋补品。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、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、冠心病、骨质疏松等疾病,是抗衰老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;所含的核黄素(维生素B2)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。此外,中医认为板栗能补脾健胃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,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可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相媲美,对辅助治疗肾虚有益,故又被称为“肾之果”。 
 
产业:
 
  我国板栗分布区域广阔,集中产地主要在北方,重点县有河北的迁西、遵化,北京的昌平、怀柔、密云、平谷等。北京和河北地区出产的板栗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赫赫有名,如“燕山栗”、“京东板栗”、“天津甘栗”、“良乡栗子”等等。
90年代,全县共嫁接板栗、改良品种123.7万棵。1990年底全县有板栗树161.1万棵,产板栗135万公斤,产板栗10万公斤以上的乡镇有石城、半城子、不老屯和大城子等。
  从1990–1996年,密云县开始建设五大环湖果品基地,大力发展板栗生产。为了贯彻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,县政府把板栗确定为密云县的主导产业,板栗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他们开拓创新,打破传统观念,使板栗下山进川,发展板栗密植园(1245株/公顷)近9333公顷。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建设,到2006年全县板栗面积达到18234公顷,涉及除檀营乡、密云镇以外的十六个镇,重点产区是不老屯、高岭、大城子、巨各庄、石城、冯家峪、太师屯、北庄、穆家峪、古北口等十个镇,从业农户4.5万户,在农民农业收入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。2006年板栗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,达到1058.9万公斤。燕山板栗特殊品质不仅来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而且还倾注了密云人民的精心呵护。
  九十年代以来,密云县抓住传统优势产业加大发展力度,建立了18234公顷环密云水库的板栗生产基地。推广燕红、燕昌、燕丰、燕魁、燕山短枝、怀黄、怀九、早丰、银丰、后20等十几个优良品种高接换优和幼树嫁接,全县板栗品种优良率已达到90%以上;近几年,果树主管部门大力推广板栗生产新技术,如扩埯压肥、树盘覆盖、穴施肥水、一树一库、配方施肥、叶面喷肥、土壤施硼或花期喷硼、嫁接换优、控量修剪、适时采收等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板栗亩产从原来的35.7公斤增加到现在的52.8公斤,产量增长近50%。嫁接换优、优质丰产栽培技术、标准化生产、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生产新技术。1999年“万亩板栗示范基地综合开发”获北京市星火奖;2002年“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”获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,“板栗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” 获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。2000年制订了北京市密云县板栗栽培生产技术综合标准。
  加大幼树栽植和管理科技含量。从2000年开始在耕地上推广密植化板栗园,在栽植时,推广使用保水剂、生根粉、枝干袋、地膜等节水抗旱新技术,使当年成活率达到85%以上。在新栽板栗园内,禁止间作高秆作物。栽后第三年,进行多头低位早接,使之迅速形成树冠,栽后第五年形成一定产量。大力发展积极组建板栗合作经济组织。由38个重点村级板栗合作社联合组建密云县板栗联社。农民通过板栗协会学到了许多,新的板栗栽培技术措施,协会帮助农民联系产销渠道,为实现从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到“一方水土富一方人”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 #p#分页标题#e#
 
历史:
 
  密云板栗栽培历史可远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在《诗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史记》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,三国时的陆玑的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称“五方皆有栗,唯渔阳、范阳栗,甜美味长,他方者悉不及也。”司马迁的《史记?货殖列传》中有“燕、秦千树栗……此其人皆与千户侯。”密云时属燕地。据考证,目前密云地区境内仍有三四百年以上的板栗树200余株,依然枝叶繁茂,果实累累。
  历史上,燕山板栗曾是北京出口的主要果品之一。据《密云县志》记载:上世纪30年代,密云县有栗树6718株,年产板栗8364公斤,年产板栗7.5万公斤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密云板栗产业在曲折中不断发展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密云板栗产业获得新生。为实现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变“一方水土富一方人”,密云县委、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全面推动密云板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。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果研究所指导下,在高岭公社栗榛寨大队做板栗高接改良品种选优工作,嫁接燕红、燕丰、燕昌、下庄2号等优良品种。 
 
 
  90年代,全县共嫁接板栗、改良品种123.7万棵。1990年底全县有板栗树161.1万棵,产板栗135万公斤,产板栗10万公斤以上的乡镇有石城、半城子、不老屯和大城子等。
  从1990–1996年,密云县开始建设五大环湖果品基地,大力发展板栗生产。为了贯彻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政策,县政府把板栗确定为密云县的主导产业,板栗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他们开拓创新,打破传统观念,使板栗下山进川,发展板栗密植园(1245株/公顷)近9333公顷。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和建设,到2006年全县板栗面积达到18234公顷,涉及除檀营乡、密云镇以外的十六个镇,重点产区是不老屯、高岭、大城子、巨各庄、石城、冯家峪、太师屯、北庄、穆家峪、古北口等十个镇,从业农户4.5万户,在农民农业收入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。2006年板栗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,达到1058.9万公斤。燕山板栗特殊品质不仅来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而且还倾注了密云人民的精心呵护。
  九十年代以来,密云县抓住传统优势产业加大发展力度,建立了18234公顷环密云水库的板栗生产基地。推广燕红、燕昌、燕丰、燕魁、燕山短枝、怀黄、怀九、早丰、银丰、后20等十几个优良品种高接换优和幼树嫁接,全县板栗品种优良率已达到90%以上;近几年,果树主管部门大力推广板栗生产新技术,如扩埯压肥、树盘覆盖、穴施肥水、一树一库、配方施肥、叶面喷肥、土壤施硼或花期喷硼、嫁接换优、控量修剪、适时采收等,取得了良好效果。板栗亩产从原来的35.7公斤增加到现在的52.8公斤,产量增长近50%。嫁接换优、优质丰产栽培技术、标准化生产、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生产新技术。1999年“万亩板栗示范基地综合开发”获北京市星火奖;2002年“板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”获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,“板栗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” 获北京市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。2000年制订了北京市密云县板栗栽培生产技术综合标准。
  加大幼树栽植和管理科技含量。从2000年开始在耕地上推广密植化板栗园,在栽植时,推广使用保水剂、生根粉、枝干袋、地膜等节水抗旱新技术,使当年成活率达到85%以上。在新栽板栗园内,禁止间作高秆作物。栽后第三年,进行多头低位早接,使之迅速形成树冠,栽后第五年形成一定产量。大力发展积极组建板栗合作经济组织。由38个重点村级板栗合作社联合组建密云县板栗联社。农民通过板栗协会学到了许多,新的板栗栽培技术措施,协会帮助农民联系产销渠道,为实现从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”,到“一方水土富一方人”,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
 
4北京及其周边分布
 
  我国板栗分布区域广阔,集中产地主要在北方,重点县有河北的迁西、遵化,北京的昌平、怀柔、密云、平谷等。北京和河北地区出产的板栗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赫赫有名,如“燕山栗”、“京东板栗”、“天津甘栗”、“良乡栗子”等等。
 
5密云板栗优势
 
  密云板栗80%以上出口欧美、日本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得到了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。#p#分页标题#e#
 
(一)生态优势:
  密云是首都北京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基地,北京人每饮三杯水,两杯来自密云。“生态密云”的品牌优势充分说明了密云青山绿水的优质生态环境。以潮、白河为主的14条主要河流贯穿境内,200多条溪流纵横,水面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0%,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。密云县内的地表水、地下水均达到饮用水国家二级水质标准,是北京地区唯一无污染的饮用水源,也是我国北方地区优质水源的代表。
(二)原料优势:
  现在密云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,占北京市板栗种植总面积62万亩的近一半,居北京市各区县首位。密云板栗主要分布于密云水库东、西、北岸的10个乡镇,形成了环密云水库的板栗产业带。板栗种植农户已达44750户,占全县果农种植户的60%以上,2007年全县的板栗年产量达到1063万公斤,产值突破1个亿,达到10091.50万元,创造了北京市的板栗新高。板栗的高产为密云建立板栗深加工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原料补给保证。
(三)土地资源优势:
  随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工业土地招拍挂细则的出台,北京市的工业用地价格将出现一定的上涨(2007年工业用地的价格为1222元/平方米)。与北京紧张的工业用地情况相比,密云县的工业用地相对比较充足,工业用地的最低价格为204元/平方米(根据2007年《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》中的规定),远远低于北京市的工业用地价格。
(四)交通及区位优势:
  密云北接内蒙古,东邻河北、天津,是华北通往东三省的咽喉,更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地理节点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沙通铁路、京承铁路从境内穿过,101国道和京承高速贯穿全县,境内有14个客货站。京密、京顺等6条公路干线连村连镇,四通八达。密云距北京65公里,距首都机场40公里,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。沿京承高速,从北京到密云只需三十分钟。在贸易日益国际化的今天,国内企业要走出去,国外企业要走进来,都需要便捷的交通。因此,成功落户京郊,对于占领北京市场、中国北方市场、甚至拓展海外市场都是关键性的一步。
(五)基础设施优势:
  密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已全面实现“七通一平”,“七通”指供水、排水、供电、通讯、交通、供气和供热,“一平”为土地地貌自然平整,并可提供宽带网和有线电视服务。园区对入区企业实行“一站式”服务并承诺除国家规定的各项费用之外,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,减少企业负担。
(六)政策优势:
  密云县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,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,以便鼓励投资、吸引人才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目前,密云县鼓励投资、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 
1、对于来密云投资的工业生产型企业,密云县财政将对该公司交纳的营业税、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,按县财政实得部分的60%-80%给予企业资金扶持(即营业税总额的30%-40%、所得税总额的12%-16%、增值税总额的7.5%-10%),扶持资金次月兑现。
2、鼓励主导行业和都市型工业企业发展。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工业实体企业;鼓励企业向规模企业发展;鼓励规模企业做强、做大,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扶持。
3、鼓励引进生产型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,大力发展总部经济。对在我县统一核算的生产型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,根据企业规模,按县财政实得部分给予不超过60%的资金扶持。
4、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实施科技创新,产品经县知识产权局确认为科技创新产品的,按标准给予奖励。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,对使用银行贷款实施技术改造、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以上、收入同比增长30%以上的企业,按银行贷款基准率的50%给予一次性贴息支持。
5、鼓励企业吸纳本县劳动力就业。对安置本县农民就业150人以上的新建企业,在享受《密云县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再就业办法》(密政发〔2004〕78号)的优惠政策基础上,再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。
6、鼓励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。对实施信息化建设,投入运营并达到信息化标准的企业,由企业申请,县政府相关部门按程序上报,争取市政府专项资金支持。
#p#分页标题#e#
 
 
6荣誉称号
 
●密云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,年产优质板栗1300万公斤,占北京市板栗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近一半,主要分布于密云水库环湖东、西、北岸的十几个乡镇,板栗种植农户4.5万户,占全县果农的60%。今年,全县30万亩板栗全部完成绿色食品认证。 
●200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授予的“中国板栗之乡”荣誉称号。
●2005年10月,申请注册了“密云甘栗”商标。
●2007年,首次密云板栗文化节 。

【密云甘栗】相关小吃

1. 密云甘栗

2. 甘栗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xiaochi7.com/a127.html

上一篇:北京果脯 下一篇:没有了
周边地区小吃
当地其它小吃